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焦作市
罗马字母拼写  Tàihángshā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修武县  太行山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在六亿年前,太行山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经过频繁的地壳运动,约在240万年前开始大幅度隆起并逐渐形成太行山。
地理实体概况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北起北京西山,呈东北-西南走向,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南至河南省与山西省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黄土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400多千米,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最高峰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受河流切割,多东西向横谷,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旅通衢,古有“太行八陉”之称。 太行山位于焦作地区北部,西接王屋山,呈东西走向,跨孟州市、沁阳市、博爱县、中站区、解放区、山阳区、马村区,向东延伸至修武县。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最高峰白贼岭1359米。属断裂发育,有盘古寺断层,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地层。岩性以石灰岩为主,伴有页岩、煤、铁、磷、耐火黏土、大理石等,矿藏丰富。自然植被较好,属落叶阔叶林带,林茂草密,适宜猕猴生息繁衍。有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焦作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缝山公园、黎明脚步山地公园等自然与人文景观。 太行山体为断裂发育,有盘古寺断层,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地层。矿藏丰富,主要有煤、耐火粘土、铁矿、水泥灰岩矿等。自然植被较好,属落叶阔叶林带,浅山区多为矮生灌丛,林茂草密。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耸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间。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400余千米,为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 太行山位于修武县北部,属浅山区,修武县境内横跨西村乡、七贤镇、云台山镇。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峰为云台山茱萸峰,海拔1308米。境内东西长度约23.46千米,南北宽度约10千米。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