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惠济区国家级公益林区 |
罗马字母拼写 |
Huìjì Qū Guójiājí Gōngyì Línqū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郑州市 惠济区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惠济区国家级公益林区于2004年命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惠济区国家级公益林区位于花园口镇。2004年冬,惠济区聘请省林业设计院专家组成专家小组,对邙山造林绿化进行专题规划,根据邙山地形地势,划分出生态公益林区、景观林区、森林区、防护林区四个工程区,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目前,邙山10068亩宜林土地的造林绿化已全部完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两季有果”的景观效果已显现。 惠济区拥有近66.700000平方千米的黄河滩地,区委、区政府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实施,初步形成了万亩芦笋、万亩牧草、万亩苗圃、万亩湖面和万亩花卉苗木组成的黄河生态园区,有效改善了郑州市的生态环境。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了0.330000平方千米的生态景区,栽植各类树木40余种共计3700余棵,已成为省级旅游景点。“四大林带”构筑郑州绿色屏障。黄河、索须河、贾鲁河横贯全区,依托这三条河流,历时3年,营造出四条防护林带,成为郑州北部最大的防护林体系,极大改善了郑州市的整体生态环境。一是黄河防护林带。沿黄河大堤南高标准完成了长27千米、宽500米的黄河防护林带建设,造林面积15000亩,植树167万株,营造出一道优化市区环境的绿色长廊。二是黄河防浪林带。在黄河大堤北侧规划组织实施了长13.4千米、宽500米的黄河防浪林带建设,造林面积9000亩,植树100余万株。与大堤以南的防护林带连成一体,形成一条1000米宽的沿黄森林带。三是索须河林带。2005年底,采取河道治理与林带建设同步进行的方法,沿河堤外侧植树50米宽,堤内植树20~30米宽,河堤内外形成20千米长、80米宽的第三条防护林带。四是贾鲁河林带。2006年,在贾鲁河两侧大堤内外栽植宽100米左右的防护林,造林面积2500亩,形成了横贯全区的第四条防护林带,与黄河大坝路相连。管理单位:惠济区文化旅游局,电话区号0371,邮政编码:450044。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