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惠济区国家级公益林区
罗马字母拼写  Huìjì Qū Guójiājí Gōngyì Línqū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郑州市  惠济区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惠济区国家级公益林区于2004年命名。
地理实体概况 惠济区国家级公益林区位于花园口镇。2004年冬,惠济区聘请省林业设计院专家组成专家小组,对邙山造林绿化进行专题规划,根据邙山地形地势,划分出生态公益林区、景观林区、森林区、防护林区四个工程区,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目前,邙山10068亩宜林土地的造林绿化已全部完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两季有果”的景观效果已显现。 惠济区拥有近66.700000平方千米的黄河滩地,区委、区政府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实施,初步形成了万亩芦笋、万亩牧草、万亩苗圃、万亩湖面和万亩花卉苗木组成的黄河生态园区,有效改善了郑州市的生态环境。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了0.330000平方千米的生态景区,栽植各类树木40余种共计3700余棵,已成为省级旅游景点。“四大林带”构筑郑州绿色屏障。黄河、索须河、贾鲁河横贯全区,依托这三条河流,历时3年,营造出四条防护林带,成为郑州北部最大的防护林体系,极大改善了郑州市的整体生态环境。一是黄河防护林带。沿黄河大堤南高标准完成了长27千米、宽500米的黄河防护林带建设,造林面积15000亩,植树167万株,营造出一道优化市区环境的绿色长廊。二是黄河防浪林带。在黄河大堤北侧规划组织实施了长13.4千米、宽500米的黄河防浪林带建设,造林面积9000亩,植树100余万株。与大堤以南的防护林带连成一体,形成一条1000米宽的沿黄森林带。三是索须河林带。2005年底,采取河道治理与林带建设同步进行的方法,沿河堤外侧植树50米宽,堤内植树20~30米宽,河堤内外形成20千米长、80米宽的第三条防护林带。四是贾鲁河林带。2006年,在贾鲁河两侧大堤内外栽植宽100米左右的防护林,造林面积2500亩,形成了横贯全区的第四条防护林带,与黄河大坝路相连。管理单位:惠济区文化旅游局,电话区号0371,邮政编码:450044。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