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范寨状元阁遗址 |
罗马字母拼写 |
Fànzhài Zhuàngyuángé Yízhǐ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漯河市 召陵区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为纪念历史人物(武状元张从龙)而命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姬石镇范寨村。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村民张抢员之子张从龙中武状元。张从龙字子云、生于清朝嘉庆二年(公元1797,卒于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享年74岁。从龙自幼喜欢弄兵器,力量大且喜欢弓马,每日随父读书写字,且又酷爱随父晨练武功,甚得其父宠爱。弱冠入邑武库,拜师野林王公。王系武当山的俗家门徒,集太极、八卦、形意、少林拳于一身,精于骑射,通晓兵法,从龙尽得其传。道光二年中武举,道光三年会试,名列榜首,继经殿试,擢一甲第一,钦占状元及第,深受道光帝器重,以头等侍卫赐乾清门行走。但他胸怀大志,常以“男儿当鏖战沙场,方不失为华夏子孙”、“吾之所学,在于强身卫国,健身御敌、九卿碌奉其官,心实不甘”而自勉。后调闽浙沿海驻防。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闽浙大举阅兵,其行阵严明,训练娴熟,阵容军纪均冠三军。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任林则徐副将,在林则徐、邓延桢的统帅下,屡建战功,荣升台州副将(从二品),为禁烟抗法之民族英雄。
状元回家祭祖时场面惊天动地,当从龙来到父母的坟前放声大哭,双膝扑通下跪时,坟前陷下去一个大坑,使在场人无不为之惊叹。为报答父母的生育之恩,寄托自己的哀思,亲书“椿萱并茂”、“宜萱堂”两幅匾文,让家人制成门匾,挂于状元府的大门二门上方,“椿”是慈父的别称,“萱”是慈母的别称,“椿萱并茂”意为:去世的父母像两株不老的苍松永远活在从龙心中。“宜萱堂”意为:慈母居住的地方。寓意深刻让人寻味无穷。
从龙进京封官临行前,决定派家人留下修建状元阁,整修状元府。据史料记载,武状元张从龙进京后,向道光皇帝如实禀报了自己的苦难身世,祭祖经过,以及欲将其死而复生的那座桥改名为“状元桥”的打算,道光帝听后深受感动,当即下旨,恩准在范寨村护寨河上重修状元桥一座。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