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范寨状元桥 |
罗马字母拼写 |
Fànzhài Zhuàngyuán Qiáo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漯河市 召陵区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为纪念历史人物(武状元张从龙)而命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姬石镇范寨村。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村民张抢员之子张从龙得中武状元。
张从龙得中武状元后,便回老家夸官祭祖,在祖坟内立旗杆,以示光宗耀祖,流传百世。可是,连续三次均于第二天倒下,从龙向其父询问是何原因,养父无奈才道出了真情。原来,在从龙两岁时因患小儿麻疹重病,而医治无效,误认为死亡,夜间用谷草包住丢在村外护寨河边的一座桥旁,第二天黎明时,养父张允谦(五品),时任兵部司马副指挥,化妆成一位背经娄的平民路过此处,隐约听到桥边有小孩的啼哭声,便四处仔细寻找,找到后打开谷草一看,是一个男婴,便抱回家抚养。从龙得知详情请养父返回原地,根据当时的时间、地点、进行认真查对,经过反复核实,确认为是本村张氏家族第二门八世张抢元之子,此时张抢元夫妇已去世多年。从龙得知自己的身世后,便立即帅人马回家祭祖。
状元回家祭祖时场面惊天动地,当从龙来到父母的坟前放声大哭,双膝扑通下跪时,坟前陷下去一个大坑,使在场人无不为之惊叹。为报答父母的生育之恩,寄托自己的哀思,亲书“椿萱并茂”、“宜萱堂”两幅匾文,让家人制成门匾,挂于状元府的大门二门上方,“椿”是慈父的别称,“萱”是慈母的别称,“椿萱并茂”意为:去世的父母像两株不老的苍松永远活在从龙心中。“宜萱堂”意为:慈母居住的地方。寓意深刻让人寻味无穷。
从龙进京封官临行前,决定派家人留下修建状元阁,整修状元府。据史料记载,武状元张从龙进京后,向道光皇帝如实禀报了自己的苦难身世,祭祖经过,以及欲将其死而复生的那座桥改名为“状元桥”的打算,道光帝听后深受感动,当即下旨,恩准在范寨村护寨河上重修状元桥一座。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