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镇河铁牛 |
罗马字母拼写 |
Zhènhé Tiěniú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漯河市 郾城区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镇河铁牛,俗称铁水牛,位于郾城区西关沙河大堤东岸,是历史上劳动人民治除水患的标志。据有关资料记载,二百多年前沙河经常泛滥决口,淹没庄田,危害百姓,房屋倒塌,人畜遭殃,苦不堪言。为根治水患,清道光九年(1829年),铸铁牛立于河堤之上。相传,镇河铁牛守护沙河十分灵验,沙河涨水季节,铁牛在夜深人静之时,把头伸到水边能把多余的河水全部喝进肚里,河水少时它又把喝进肚里的水再吐进沙河之中,造福一方百姓。故县城百姓视铁牛为镇河之宝,护城之神,从不怕沙河之水再次漫堤进城,形成水患。据说铁牛的肚里有颗避水珠,后来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郾城西关沙河河堤上。镇河铁牛是河南省重点文物,1989年重建后的铁牛座落在约1.5米高的仿造须弥座上,全身长约1.2米,由于年代久远身上已有断裂处,铁牛右身上铸有”道光九年”四个凸字(1829年),有177年历史了,底座西南有阴雕”镇河铁牛”四个隶字,铁牛面对沙河,双角高耸,两眼凝视河面,气势威而不露,时刻监视着河水的涨落,日夜守卫着在这里居住的人们。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