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瑕丘遗址
罗马字母拼写  Xiáqiū Yízhǐ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濮阳市  濮阳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瑕丘又名负夏,为舜帝就时之地。据《史记》、《尚书》、《孟子》、《魏典》、《开州志》等史书均有记载。为春秋时期卫国名胜。今沿袭旧名,现存丘形台地被命名为瑕丘遗址。有专家考证说:因瑕丘当时四面环水,犹如玉盘,其丘如一块玉石中的斑点,故名瑕丘。负夏则,因瑕丘中大丘居南,小丘居北,故称负。又因此丘位于帝丘城之南故称夏。因此又称瑕丘为负夏。
地理实体概况 瑕丘遗址位于五星乡后堌堆村,距县政府驻地东南9千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瑕丘”呈丘形台地,高出地面10米,面积为250平方米,采集有陶盆、鬲、鼎等器物,为东周文化遗存。据史书记载:瑕丘为春秋时期卫国名胜。《礼记·檀弓篇》载:公叔文子升瑕丘,蘧伯玉从。文子曰:乐哉,斯丘也。后人立瑕丘古迹碑以志此事。据清光绪《开州志》载:瑕丘在州南十八里,高五丈,纵横十五丈,西附小丘,高二丈。嘉庆十年(1850年)知州李符清建二贤祠于丘东。又建“与乐轩”三楹于小丘,并作《瑕丘记》立石碑以纪念。如今大小丘俱在,丘上有大殿一座,清代石碑两通:一=碑刻“瑕丘古迹”4个楷书大字,另一碑文追溯瑕丘历史,称颂瑕丘胜景。经考证,今瑕丘即古负夏遗址。隶属于濮阳县文广新局。邮政编码457180,长途区号0393,联系电话:03933213634。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