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马鞍桥抗日战争纪念地 |
罗马字母拼写 |
Mǎ'ānqiáo Kàngrìzhànzhēng Jìniàndì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南阳市 西峡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在马鞍桥村寨抗击日本侵略者,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重阳镇芦沟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纪念地在重阳镇中部,水下河与丁河分水岭上,地势险要。宁西铁路、312国道及沪陕高速在此呈纵横交汇,此道为豫陕相通的唯一重要交通要道,自古也为兵家必争之地。“日落西山马鞍桥,英雄不屈观花寨”,马鞍桥一个小小的村寨,是中华抗日战争胜利的见证。1945年春夏,日本侵略军西犯,国民党第31集团军第78军主力据此予以抗击,成为日军西犯的终点,称为“重阳阻击战”,山上建有抗日纪念亭一座,树立纪念碑一座。由西峡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管理,联系电话:037769693900。有312国道公路通于此。
历史事件:1945年4月初,日军第110师团在连续攻陷西峡口镇和奎文关之后,以其主力第139联队和战东第3师团一部,共步骑兵2000余人,战车10余辆,沿宛坪公路西犯,企图占领西坪,威胁西安。此前国民党第31集团军共4个师在马鞍桥附近布置一个口袋阵,以背靠分水岭的马鞍桥为袋底,预先构筑工事,计划再次与敌决战。4月4日,日军由重阳店沿公路向马鞍桥进攻,双方展开激战。5日拂晓,敌人以坦克为先导,猛攻马鞍桥,但被击伤坦克数辆,敌中路受挫。其后集中步兵重点进攻马鞍桥南侧之芦山寨,扼守山寨的第78军新编42师127团官兵前赴后继,英勇还击。敌又调集兵力攻击马鞍桥北侧的桐树营,企图绕过马鞍桥攻占西坪,也被新编43师击退。5日下午,国民党军机动作战的4个师从公路两侧全线出击。敌139联队陷于三面包围的困境,遗尸300多具,掉头向丁河方向逃窜,从此在未能西进一步。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