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仓颉陵古文化遗址
罗马字母拼写  Cāngjiélíng Gǔwénhuà Yízhǐ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濮阳市  南乐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1977年秋,被安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定为仓颉陵古文化遗址并命名。
地理实体概况 仓颉陵古文化遗址位于南乐县梁村乡史官村北,面积4000多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实,是河南省最东北部的远古先民遗址。其上有仓颉陵和仓颉庙。1966年7月和1966年春,仓颉陵被挖掘,揭露了地下文化层。1969年曾出土大量砖瓦残砾、陶器残片,文化层土质呈褐色与周围淤土明显不同。1973年10月根据陶片证实为仰韶至龙山时期古文化遗址。耕土层为漳河和黄河淤积层,再下有隋唐以前的砖瓦建筑遗物,分布薄厚不均,其中夹杂不少汉代砖瓦。砖瓦层下有龙山文化层,分布大批黑色龟纹,方格纹陶器残片,其中有石斧、兽骨和红烧土块等。龙山文化层下为仰韶文化,出土有彩绘红陶片。1999年9月在仓颉陵北侧开挖3×7米开口的探方,出土器物类型众多,文化堆积深厚,内涵丰富,专家确认这是一远古居民居住的村落(仰韶文化)。是已知南乐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居住点,距今有6000多年的历史。2000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