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仓颉陵古文化遗址 |
罗马字母拼写 |
Cāngjiélíng Gǔwénhuà Yízhǐ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濮阳市 南乐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1977年秋,被安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定为仓颉陵古文化遗址并命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仓颉陵古文化遗址位于南乐县梁村乡史官村北,面积4000多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实,是河南省最东北部的远古先民遗址。其上有仓颉陵和仓颉庙。1966年7月和1966年春,仓颉陵被挖掘,揭露了地下文化层。1969年曾出土大量砖瓦残砾、陶器残片,文化层土质呈褐色与周围淤土明显不同。1973年10月根据陶片证实为仰韶至龙山时期古文化遗址。耕土层为漳河和黄河淤积层,再下有隋唐以前的砖瓦建筑遗物,分布薄厚不均,其中夹杂不少汉代砖瓦。砖瓦层下有龙山文化层,分布大批黑色龟纹,方格纹陶器残片,其中有石斧、兽骨和红烧土块等。龙山文化层下为仰韶文化,出土有彩绘红陶片。1999年9月在仓颉陵北侧开挖3×7米开口的探方,出土器物类型众多,文化堆积深厚,内涵丰富,专家确认这是一远古居民居住的村落(仰韶文化)。是已知南乐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居住点,距今有6000多年的历史。2000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