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五岩寺石窟
罗马字母拼写  Wǔyánsì Shíkū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鹤壁市  鹤山区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因石窟洞壁中有兴和四年三月十五日清信士佛子王龙仁唱五岩寺石窟并佛菩萨的题铭,故名五岩寺石窟。
地理实体概况 五岩寺石窟位于五岩山风景区内药王谷北侧陡峭的崖壁下,这里沟壑纵横,奇峰错列,地势峻险,林木苍翠,风景颇佳。石窟造像依山势在200余米的山崖上分五处开凿,共有窟龛41个、造像154尊、护法狮子48个、造像题记12则、发愿文等。窟龛的造形有马蹄形、半园拱券形、方形、长方形四种。窟龛最高的141厘米,最低的13厘米。群像的组织、窟龛的形制装饰布置、造像的容相体态、服饰元折、雕刻刀法等造型处理及表现手法诸方面均保留着南北朝晚期造型艺术的时代特征,为研究南北朝石窟造像艺术提供了珍贵资料。1986年11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