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羑里城遗址 |
罗马字母拼写 |
Yǒulǐchéng Yízhǐ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安阳市 汤阴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羑里城遗址为羑里城内龙山文化至商周时期文化遗存,故而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羑里城遗址位于汤阴县城北4千米,G107东侧0.5千米处,为一台地,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高出地面5米许,是一处龙山至商周时期文化遗址。其中文化层堆积达7米。遗址断面处可见房基白灰地面,红土炕坑、陶片等。
羑里城遗址还是商代晚期纣王(帝辛)囚禁西伯姬昌的国家监狱,姬昌被囚后,忍辱负重,把伏羲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著成了五经之首的《易经》,使这里成为《周易》的发祥地。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人,在此建文王庙,元、明、清历代曾多次重建。新中国成立后,汤阴县对羑里城进行了多次修缮,并恢复和增加了许多设施,目前,羑里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尊高6米,连同基座9米的红色花岗岩文王像;地面建筑有山门、大殿、洗心亭、玩占亭、御碑亭、易碑亭的易学发展史陈列,全面介绍了周易发展史脉络和历代易学研究成果。
羑里城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演易台等;后部景区有伏羲祠、太公祠、孔子祠、老子祠、和八卦阵等建筑,其中伏羲祠和孔子祠内。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