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殷墟博物馆 |
罗马字母拼写 |
Yīnxū Bówùguǎ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安阳市 殷都区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以所在地及性质命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博物馆位于洹河西岸,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与洹河之间的狭长地带,是系统展示商代出土文物的地下博物馆。建筑高8米,地面以上1米,地面以下7米,占地面积0.005000平方千米,建筑面积0.003535平方千米,布展面积0.002475平方千米。平面图似甲骨文“洹”字,象征洹水孕育商代文明。博物馆建筑的殷商色彩主要通过历史走廊,主题水院和青铜墙体体现。历史走廊是一条“回”形走廊,全长60米,是个90度拐角。沿着这条历史走廊,可以准确找出商王朝在中国历史的时间定位。它假定现代地面为“今天”,以博物馆陈列室的地面为3000年前的“商代”,在走廊内侧用一条青石做成的“时间线”,将公元前1046年商王朝灭亡至1911年辛亥革命约3000年的历史,按所经朝代存亡长短标出清、明、元、宋(五代)、唐、隋、南北朝、两晋、三国、东汉、西汉、秦、战国、春秋、西周、商不同朝代。沿着历史走廊进入“商代”地面,看到的是青铜墙。青铜墙位于博物馆的正中心,外形方正,该墙体是整个博物馆唯一高于现代地面的建筑,也起提示游人的作用。青铜墙下是一处方正庭院,庭院正中是一方池水,隐约可见一黑色龟甲,以甲骨文书体铭刻着“日在林中初入暮,风来水上自成文”的诗句,暗喻安阳殷墟洹河河畔是汉字的发源地。博物馆徽标志为殷墟出自青铜器铭文中的“子”字,“子”是商族姓。博物馆包括展厅、文物库房、研究室、报告厅等设施,设定主题是“殷商文明”展示。陈列室以蓝、红色为基调,将传统文化烘托在现代气氛之中。展示厅分都邑展厅、青铜器展厅、玉器展厅、甲骨文展厅及特展厅五部分,展出殷墟发掘出土的600件甲骨片、青铜器、玉器等文物,以城邑、冶金术、礼制、文字等内容表征殷商文明。都邑展厅主要展示商代的社会风貌、平民所用的生活用及部分殉葬用品,反映商代农耕和狩猎情况;青铜器展厅主要展示在殷墟出土的礼器,反映商代的王权制度和等级分明的社会阶层;玉器和甲骨文展厅展示诸多玉器和甲骨文精品;特展厅主要展示特殊文物,如司母戊鼎等。管理单位:安阳市文物局。区号0372。邮政编码:455000。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