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楚长城
罗马字母拼写  Chǔ Chángchéng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平顶山市  舞钢市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因是古代楚国(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3年)修建的长城,在舞钢市的段落,故名。
地理实体概况 楚长城西起方城、叶县交界处的老寨山,向东经杨庄乡与庙街乡交界处的横梁山、四头脑山、蜘蛛山、平岭、马头崖、金钗崖到铁山的马鞍山、经垭口街道、寺坡街道的鹁鸽楼山、刘山、大石门口、火山、旗杆眼山、铁山乡的罗山,过石漫滩大坝到尹集镇的鏊山折向南经尖山、孤山寨、东西螃背山、大包寨、叶小岭山寨、尚店镇的五峰山后出舞钢境进入泌阳县象河关。全长81千米,共分为33段,走向呈“7”字形。楚长城是中国长城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最早的长城,被相关专家称为“长城之父”。而“楚之方城”,是楚国在战争防御体系中修筑最早的一座关城。2013年7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舞钢楚长城遗址为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单位为舞钢市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联系地址为舞钢市垭口文化大楼三楼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联系人为何红升,联系电话为03758121807。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