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北窑铸铜遗址 |
罗马字母拼写 |
Běiyáozhùtóng Yízhǐ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洛阳市 瀍河回族区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以原址用途和相对位置结合纪念地性质命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北窑铸铜遗址位于洛阳市瀍河区瀍河回族乡北窑村西、洛阳市东火车站北、瀍河西岸的二级台地上,面积约为100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8米。
发现有大、中、小型溶铜炉,大型炉径1米左右,小型炉径0.3米。大型炉经复原研究为竖式鼓风炉,另发现有卜骨、卜甲、灰坑、墓葬等遗迹。出土大量陶范,主要有鼎、尊、觚、爵范。陶范纹饰为饕餮纹、鸟纹、夔纹、云雷文、涡纹。陶范系粘土、石英砂、蚌屑等混合制成。其它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陶器主要为夹砂灰陶,器形有鬲、鼎、盆、罐、壶、豆等,经研究为西周前期一处大型青铜器铸铜作坊。上层另含东周、唐宋时期遗存。北窑铸铜遗址已经核定为河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复查不可移动文物。
由于当地居民对该遗址文化、历史价值认识不够,保护意识淡薄,遗址区在生物破坏、污染、雷电、冰雹以及战争动乱、生产生活活动、不合理利用等因素影响下,遭到不同程度的侵占和破坏,遗址区被当地居民开垦农田,地表遭到破坏,被大面积覆盖以现代住宅,北窑铸铜遗址现存范围较小,现存状况较差。
北窑铸铜遗址具有较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若能充分利用其文化、历史价值,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并成为促进当地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