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张集村民委员会 |
| 罗马字母拼写 |
Zhāngjí Cūnmínwěiyuánhuì |
| 使用时间 |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 所在(跨)行政区 |
平顶山市 叶县 洪庄杨乡 |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张集村民委员会,是由张集村民选举产生的,可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 |
| 地理实体概况 |
管理张集、八牛营2个自然村,12个村民组。北临省道庙(下)洪(庄杨)公路,东与白庄村接壤,南靠沙河,西与遵化店镇张庄村相连;西南距叶县县城22.5千米,东距乡政府驻地洪庄杨3千米。 全村人口3890人,其中汉族3887人,占99.9%,回族3人,占0.1%;主要姓氏有张、孙、刘,分别占全村人口的40%、20%、10%。土地总面积2.52平方千米,耕地3500亩。地势平坦,黄粘土质。沙河在村南由西向东流过,境内长约2千米;村民饮用水靠自来水供水500户,使用压井480户;农田灌溉机井80眼,浅水井5眼。境内已探明优质煤储量9034万吨,井田辐射周围面积约8平方千米,平煤八矿二井正在开发,预计2013年投产,计划年产原煤45万吨。2014年生产粮食3150吨,其中小麦1600吨,玉米155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籽、林果、花生、西瓜、草莓等,种植面积300亩,产量250吨。蔬菜种植面积120亩,产量660吨。主要品种有萝卜、白菜,茄子,韭菜、辣椒、西红柿等。有小型养猪场2个,小型养鸭厂2个,小型养鸡场2个,2014全年饲养猪、鸭、鸡15000头(只)。有棉纺厂1家,职工80人,年产值500万元;铸魂机械厂1家,职工50人,年产值300万元;家具厂1家,职工50人,年产值150万元;制香厂1家,职工20人,年产值25万元。明清时期,此地为襄城南、叶县北货物集散地。鼎盛时,街面店铺林立,客流如潮,仅山西大商贾就有40余家,时有“小襄县”之称。今逢单日有集市,农历每月十九有物资交流会。有商业店铺50家,个体工商户300家,从业人员500人。有文化书屋1个,藏书3000册;文化大院1处,艺术表演团2个,其中腰鼓队1个,人员30人,秧歌队1个,人员40人。幼儿园1所,专任幼儿教师7人;小学1所,专职教师1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建国后至1980年,中专、大专毕业生10人;1980年至2014年,大专、本科、硕士、博士41人,其中,温立新,女,清华大学毕业,博士;温立峥,女,博士,澳大利亚留学;朱晨光,男,上海同济大学毕业,硕士;董素鸽,女,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硕士;孙瑞鸽,女,上海海事外语学院毕业,硕士;张亚奇,女,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硕士。
有卫生所4个,床位16张,专职医生1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普及率98%。村东有南(阳)兰(考)高速公路经过,境内长2千米;村庄距南(阳)兰(考)高速公路平顶山出站口1千米。平顶山市建设路在村北经过,境内长2千米。村内主要干道、街道路面硬化率100%,与村村通公路相连。村内设有邮政投递点,信件、包裹递送及时便捷;固定电话用户占5.5%,移动电话普及率98%,宽带接入占8%。电话区号:0375。邮政编码:467299。道路硬化率100%。自来水普及率100%。电视信号覆盖率100%。
村内有清初孙家大院遗址1处,位于村中心路中段东侧。院内大堂1座5间,几经修缮,今保存完好。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村西头有5亩以上大坑塘1处。 |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