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马寨居民委员会 |
罗马字母拼写 |
Mǎzhài Jūmínwěiyuánhuì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马援寨 |
所在(跨)行政区 |
驻马店市 济源市 北海街道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据有关史料和马寨村志记载,东汉大将马援曾领兵在此安营扎寨,选用村东南一片高地作为军营,称“营盘地”。又选用村东一片平地为将士跑马射箭练兵所用,称“长征地”,并在原村址上修建住房,四周筑起寨墙,安上寨门,称“马援寨”,后简称“马寨”。 |
地理实体概况 |
隶属北海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驻于马寨。下辖5个居民小组。设有人民调解,治安保卫等3个委员会。位于北海街道办事处东南部,距办事处驻地1.4千米。东至文昌北路,南至蟒河,西至汤帝路,北至济渎大街。总户数569户,总人口2100人,其中男1150人,女950人,民族皆汉族。总面积0.64平方千米,楼房数量600栋。经济来源以务工、经商和种植蔬菜为主。 村中有东西街1条,南北街3条,桥梁1座,村周通109、205、313路公共汽车。有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公共健身场所望春园。村中设有北海中学、马寨小学,幼儿园1所。市人民医院、市卫生院、市卫校驻于村南。著名人物:村人史毅,原名史淑真,女(1919-1981),1936年参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太南地委组织科长,修武县委组织部长,太南地委妇委书记,晋豫区党委妇女科长,太行四地委委员兼分区妇救会主任等职。1947年随太岳兵团南下,任济源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等职。建国后曾任河南省总工会女工部长,省妇联主任,中南区妇联副主任,全国妇联办公厅副主任,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甘肃省革委会副主任,河南省副省长兼科委主任等职。1954年曾代表中国妇女出席在朝鲜召开的国际民主妇女大会。1981年逝世。村人刘萱(1879~1941年),本名同心,号兰如。亚桥乡马寨人。早年毕业于北洋高级师范学校,曾任新安、济源、洛宁、洛阳等县教育局长等职。民国初年,创办县师范、纺织学校和女校,民众赠送“德沛三校”匾额。1927年在中央党员党继新的协助下,成立国民党济源临时县党部,支持青年学生同统治者作斗争。晚年任省赈济委员会委员期间,筹办“济源灾童教养院”。1938年济源沦陷后,化装到孟县、温县、沁阳、博爱、修武、武陟等地赈济灾民,被日军炸伤,1941年返乡后病故。刘海蓬,1923~1930年留学于德国慕尼黑大学,获教育博士学位。归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辅仁大学教授兼系主任、河南大学教授兼教务长、陕西师范专科学校教授兼教务主任等职。著作有《工作教学要义》、《女青年心理》、《特殊儿童》等。发源于山西阳城的蟒河流经村南,经孟州市注入黄河。电话区号:0391,邮政编码:459000,联系电话:6658008。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