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戴咀居民委员会 |
罗马字母拼写 |
Dàizuǐ Jūmínwěiyuánhuì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戴咀生产大队、戴咀村民委员会 |
所在(跨)行政区 |
信阳市 新县 新集镇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清初,代姓人从江西迁至山咀定居,故名代咀。后人们将姓改为“戴”字,随更名为戴咀。 |
地理实体概况 |
隶属于新集镇,位于新集镇中部。东与冲田洼村民委员会相邻,南与金河村民委员会相连,西南与金水、塘洼二个居民委员会毗邻,西、北与姚冲村民委员会接壤,东北与八里畈镇王李河村民委员会及本镇黄塆村民委员会相接。居民委员会驻戴咀,距新集镇人民政府5.19千米处。下设余河、清水塘等16个居民小组和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生产服务等5个工作委员会,辖有佛田寺、斗树塆、白果树塆、郑家塆、细家洼、碾子塆、吴塆、张家塆、清水塘、戴咀、张河、余河、阴塆、李家塆、大塘洼、枣树冲、夏塆、钱洼、李洼、茶塆、中家塆21个自然村。辖区范围东起中家塆,西至阴塆,南起张河,北至中家塆。2014年末,总户数为540户,户籍总人口1879人,其中男性1071人,女性808人;民族以汉族为主,另有苗族1人。居民多数不信教,少数信仰佛教。辖区总面积8.5779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3993平方千米,林地面积5.0678平方千米。土壤有黄棕壤土、石质土、粗骨土、水稻土4大类型。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林业、建筑业,经济来源以工资、经商、出售农产品和外出务工为主。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特产有板特产有板栗。养殖业以饲养猪为主,有养殖大户1户。2014年,农业总产值701万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42万元,人均纯收入10165元。主要产业为农业。经商户数15户,人数20人。主要驻区单位有新县新集镇光荣敬老院、新县新集镇戴咀九年一贯制学校。主要山峰有阿弥陀佛,知名洞穴有古石洞,流经河流有金牛河、佛田寺河,途经道路有熊河-河铺公路(X019),居民住楼房户占总户数的31%。辖区内有文化大院1个,图书室1个,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公立幼儿园1所,卫生室1个,公共绿地健身器材场2处,光荣敬老院1个,幸福院1个,水库1座,垃圾池3个。道路硬化率88%,自来水普及率95%,有线电视安装率12%。文物保护单位有戴咀咀烈士陵园等2处。本地有“给新人铺床时在床的四角藏上红鸡蛋、红绿花生、白果、枣子等食物”之习俗。邮政编码465550,电话区号0376,联系电话15978356023。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