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虎陈村民委员会 |
罗马字母拼写 |
Hǔché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虎陈村公所、虎陈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虎陈生产大队 |
所在(跨)行政区 |
商丘市 柘城县 慈圣镇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年)陈学诗自今胡襄集卜居于此,初名“陈家村”。明末陈英略倡导筑寨,适逢有虎来此,众人追逐,因明“打虎陈寨”,演成虎陈寨,简称今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隶属于慈圣镇,下辖虎陈、新虎陈2个自然村,有虎陈三组、虎陈四组、虎陈五组、虎陈六组、虎陈七组、虎陈八组、新虎陈一组、新虎陈二组共8个村民小组。下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计划生育与公共卫生4个委员会。 位于慈圣镇东北部,距镇政府驻地13千米处。东至君陈村民委员会,南至孔庄村民委员会,西至户楼村民委员会,北至惠济乡固楼村民委员会。总户数686户,总人口2900人,民族皆汉族。总面积2.449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285亩。土质状况主要为淤土。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大蒜、辣椒,村民收入来源以外出打工、农业收入为主。公共设施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卫生所4所,道路硬化率40%、自来水普及率80%、有线电视安装率60%。村村通道路硬化长2千米。废黄河,东南-西北走向,境内流长1千米,商周运河,东西走向,境内流长1.5千米,千里沟,东南-西北走向,境内流长1千米。村民住楼房户占总户数的30%,房屋多为砖混结构。 陈家祠堂,占地2亩。
明初村庄曾没于黄水,淤土丈余,后重建。曾出土有房基、木质门枕、豆青色瓷盘器皿、铜镜等。
据《元史列传·第五十五》《归德府志·人物略三》及《陈氏族谱序》载,村人陈思济(1231-1301年)字济民,幼以才器著称于同辈间。元世祖即位,用以掌敷奏,事无巨细均称楷模,深受器重,除右司都事。至元五年(1260年)升承务郎,同知高唐州事,因政绩卓著,拜监察御史。在职为政清廉,无私无畏,弹劾不避权贵,授奉训大夫,知沁州,理政有方,胸怀大度,拜中顺大夫,同知绍兴路总管府事,转同知两浙都转运司事,又调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副史。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加少中大夫,同知浙东道宣慰司事。关心民众疾苦,办事顾全大局,授嘉议大夫、两淮都转运使,未几奸弊尽除,社会安定,商贾通行。擢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又改池州路总管,后任通议大夫、吏部尚书、上轻车都尉。皇帝追封为颖川郡侯,谥号文肃。其子陈诚,荫袭入官,拜监察御史,朝列大夫,佥广西道肃政廉访使。电话区号:0370,邮政编码:476291,联系电话:15239931984。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