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后郭村岗 |
罗马字母拼写 |
Hòuguōcūngǎng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郭村岗 |
所在(跨)行政区 |
商丘市 柘城县 牛城乡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汉代郭氏择此高岗定居,称名郭村岗。明初张成烈,后张氏绝嗣,仍名。明天启年间(1621-1677年)人口大增,分为两村,以其在后称今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隶属于后郭村岗村民委员会。位于牛城乡西南部,距乡政府驻地3千米处。东至郑楼,南至前郭村岗,西至李桥,北至王楼寨。聚落形态呈块状。村中横向道路1条。总户数460户,总人口1600人,其中女性740人,男性860人,民族皆汉族,以张姓为主,另有陈姓。总面积1.435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510亩。
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辣椒、大蒜,村民收入来源以农作物种植、外出打工为主。养殖业有养猪专业户2户,养猪共460头。公共设施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道路硬化率80%、自来水普及率80%、有线电视安装率80%。村村通道路硬化长0.5千米。仿宋沟境内流长1千米,南北走向。
遗址:村西南隅有“汉代郭村岗遗址”,出土文物有陶鸡、陶狗、陶熏炉、鼎、豆、圆足鼓腹长颈彩壶、铜剑、铜镜、铜印、钱币等。1977年5月20日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事件:1930年4月,蒋介石部刘山奇、冯玉祥部孙殿英、阎锡山部万选才激战于此。
历史人物:村人张非垢(1917年-1958年)1934年秋考入燕京大学新闻系,并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参加反帝爱国学生运动。“七·七”事变后,回家乡组织励志读书会,宣传抗日。1938年赴延安学习,曾任《战斗报》编辑,军事通讯科长,西北军区宣传部长,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等职。1954年调任国家体委秘书长、副主任,发表有30多篇体育论文。张炯(1923-1984年),张非垢弟。1938年5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曾任新四军四支队民运科干事、师政治部主任、国防工办政治部主任、国防工办管理局政委、国防科工委后勤部顾问等职。邮政编码:476212,电话区号:0370,联系电话:13837097249。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