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前郑楼 |
罗马字母拼写 |
Qiánzhènglóu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前郑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商丘市 柘城县 牛城乡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清末郑氏自今村北后郑楼分居至此,故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隶属于后郑楼村民委员会。位于牛城乡南部,距乡政府驻地1.5千米处。东至张庄,南至马刘桥,西临小沙河,北至后郑楼。聚落形态呈块状。村中有纵、横道路各1条,呈“十”字形。总户数155户,总人口756人,其中女性372人,男性384人,民族皆汉族,以郑姓为主,另有沈姓、李姓。总面积0.900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875亩。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辣椒、大蒜,村民收入来源以农作物种植、外出打工为主。公共设施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村健身器材场1处,卫生室2所,道路硬化率80%、自来水普及率95%、有线电视安装率85%。迎宾大道境内长0.3千米,村村通道路硬化长0.7千米。小沙河境内流长0.3千米,南北走向。
历史事件:村人郑廷珍(1893-1937年)1917年从军冯玉祥部第十六混成旅李鸣钟团。以勇敢、智慧、果断、坚毅为冯器重,历任排、连、营、团、副师长、独立第五旅旅长。他“管兵如子,爱民如父”,有强烈的爱过主义,民族主义思想。“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主动请缨,率部奔赴抗日前线。1937年10月在“忻口战役”中以身殉国。国民政府明令褒扬,追赠他为陆军中将。1983年国家民政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在村南500米墓前树碑。
村内沈姓人氏均从事唢呐吹奏,有沈志刚豫剧团。邮政编码:476212,电话区号:0370,联系电话:13781640261。 |
备注 |
1 |
|
|
|